3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大型学术文化工程《子藏》专家论证会。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副校长朱自强等出席会议。论证会由清华大学傅璇琮教授担任主席。来自海内外的十余位著名学者专家参加了此次论证会,对此项编纂工程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反复论证,并一致认为应当全面启动《子藏》工程。
张济顺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大新一轮“985工程”的重要项目,是对国家重要古文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梳理和传承。诸位海内外著名专家能够亲临《子藏》工程论证会,这不仅是华东师大的荣幸,也是中国学术界的荣幸,希望《子藏》工程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
《子藏》的编纂工程由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持,将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方面搜集自先秦至民国末年所有存世的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影印,分成《老子集成》、《庄子集成》、《管子集成》等系列,约5000种著述;另一方面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部分工程已于五年前开始付诸实施,完成后的《子藏》,总册数约为1000册(16开本),共计10亿字,超过整部《四库全书》的总字数。
台湾大学、北京大学陈鼓应教授,中国社科院陆永品教授,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复旦大学王水照教授,武汉大学萧汉明教授,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等,充分肯定了《子藏》编纂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并对思想体系、框架结构、编纂范围等具体编纂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鉴于子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学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前复兴国学、弘扬民族精神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构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华东师大整合全校文科力量,联合海内外有关高校及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子藏》编纂工作。
据了解,《子藏》编纂工程的重要性可与北京大学《儒藏》编纂工程相提并论,也是上海市目前最大的一项学术文化项目。《子藏》出版后将成为上海市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