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一行来华东师大调研。华东师大校领导张济顺、俞立中、罗国振、朱自强会见了严隽琪、罗富和一行,并就加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了充分协商。
在随后召开的由张济顺书记主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俞立中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尤其是学校进入“985工程”高校行列后的发展情况。罗富和副主席则介绍了民进中央的发展概况、教育渊源,以及此次来校调研的目的。
在专家发言环节,来自华东师大各教育研究领域的教授们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的热点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政策研究实践和心得体会,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在研项目进行介绍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就教育政策制订与评价,高等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等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叶澜教授认为,华东师大具有教育学科覆盖面全、传统深的综合研究优势,在深化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继续传承华师大的学术风格,围绕“转型社会时期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开展独特的教育实践研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陈玉琨教授就教育政策评价发表了看法,提出从事前评价、过程评价和事后评价三个层面提升教育政策的科学性。杨广学教授提出,要加快地方特殊教育立法进程,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其它政府部门间的特殊教育协调会议制度,完善特殊教育课程政策和教师资格制度。季浏教授提出,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展青少年运动干预与健康评价研究,建立青少年健康状态的综合科学评估体系。霍益萍教授认为,应通过深化“科教合作”开展高中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制度。吴遵民教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政策学基本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并加大教育政策学的人才培养力度,为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咨询奠定基础。石伟平教授认为,要继续发挥协作性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优势,围绕政府部门的决策需求,就职业教育的财政制度安排、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培训等进行深入研究。赵中建教授提出,要“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深入开展国际教育组织尤其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研究,积极借鉴国际教育先进经验,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支持。范国睿教授认为,要对近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政策文本、焦点问题以及前沿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国际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系列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议。
在听取了学校情况介绍和专家发言后,严隽琪主席作了重要讲话。她首先向华东师大长期以来对民进中央的大力支持,以及组织召开此次高质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表示感谢。她说,华东师大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让她感到非常高兴,对学校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祝贺,希望华东师大在“985工程”三期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与此同时,她强调,当前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一些教育问题的解决非常复杂,不能完全标准化,也不能搞简单均衡化,更不能急功近利,希望华东师大借助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这一开放平台,通过加强人员交流、项目合作、成果资源共享、共同举办品牌论坛等途径形成教育政策研究合力,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也表示,希望华东师大发挥教育学科优势,与民进中央、民进上海市委共同深化教育政策研究,为国家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出席会议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名慈、陈振楼、陈强努,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闻连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