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3日,华东师大召开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委相关领导,学校党政领导,各院系党政负责人、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系主任,各党政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合力培养创新人才,争创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近年来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研讨新形势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以及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新思路、新举措。会议明确提出了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并对未来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进行了展望与科学规划。
开幕式上,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在开幕辞中强调指出,“合力培养创新人才,争创一流本科教育”,既是学校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涵。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和课程建设力度,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完善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共同带动本科教学的机制,以科学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本科教学发展。闭幕式上,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建设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就要把本科人才培养与学科、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明确院系在本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办好让社会和学生满意的本科教育,并把国家目标、学校目标有机融合在本科教育改革发展中。
会上,华东师大副校长庄辉明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2005年以来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建设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三年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会人员围绕大会报告和《关于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进行了分组讨论,共同为学校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实现“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华东师大将在未来三年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着力打造以“一个基础、两个推进、三个抓手”为主要内容的本科教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育水平。
第一、夯实“一个基础”,不断提升本科课程建设水平
即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逐步实现课程结构、数量、质量、共享的同步提升,搭建适应完全学分制需要的教学资源平台。在增加课程数量的同时,一是适应学校办学国际化进程的需要,建设一批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二是进一步加强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终身教授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的制度;三是倡导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以新生导论课和高年级研究性课程为抓手,推进研究性教学;四是加快学校课程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全校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注重“两个推进”,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水平
即切实推进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切实推进质量工程培育与建设,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水平。一是不断完善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和学习预警机制,逐步实现本科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和自主选择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是确立院系本科教学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以开课门数、修读人数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依据的教学经费分配新机制,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奖励机制,切实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完善任课教师资格考核和培训制度,实行课程与教师双淘汰制,并逐步形成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校教学委员会的研究、指导、决策、评价功能,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第三、坚持“三个抓手”,不断加强本科素质能力教育
即以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扩大本科生跨国跨校交流为抓手,逐步构建素质与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理论创新研究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打造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和品牌教材,重点建设100门教师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深化教师养成教育和实践培养模式,推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训中心的建设;二是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环节,向100%的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实施两个“300”科研创新计划,即每年开展以反思探究为核心的300个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和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为特色的300个创新性实验项目;三是通过实施“优秀学生国际实习项目”和“优秀学生跨国文化与学术交流项目”,深入开展与国内知名高校的本科生交流项目,使本科生在“第二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提升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