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持的《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重大成果发布暨报告会举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在讲话中指出,这一重大研究项目弥补了国内在教师教育定量研究方面的空白,“全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的建立及系列政策分析报告的出台,将对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力支持下,由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担任顾问,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创建了“全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并成立了“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中心”,其目的在于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政策研究依据和咨询服务。
作为“全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组织开展的第一个研究数据库项目,“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研究数据库”的建设,旨在准确把握广大专任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专业发展需求,创立一个信息可靠、内容完备、与国际同步发展的大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政策数据库,多方位服务于国家教师教育体系的创新,加强政策咨询研究,为国家、地方和学校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与智力支持。
项目组联合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师范大学协同完成数据采集,抽取教师样本达11190个。调查内容涵盖教师的一般信息、教学与评价、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工作状况与学校管理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学历教育与职前准备状况”、“教学技能”、“教学效能”、“职业满意度”等12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形成《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
该项目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首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无纸化网络调查方案、大型标准数据库与分析系统建构;二是实现了教育与统计、信息技术等的跨学科合作,填补了国内教师教育规范化定量研究的空白;三是为国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平台;四是建立了全国各地区合作研究和实现数据资源分享的联动机制;五是为政策制定者、各类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了真实可靠而富有实证意义的信息资源。